top of page

小朋友班•你/我身體大不同? 認識身體與手作環保布棉小小工作坊

學校假期的第一天,之間在一位家長的熱心牽線下,於甲洞小綠洲圖書館,首次為9至13嵗的小朋友辦了一場“你/我身體大不同? 認識身體與手作環保布棉小小工作坊”。 這7位正準備/已經開始進入青春期小朋友,開始面對各種性和身體的疑惑,可是卻經常因家庭、學校和社會環境的保守與嚴厲,而缺乏了正面認識身體、人際關係與性知識的機會。

她/他們所獲取的各種性認識,經常是透過歪七扭八的偷學/自學所得來的,不是正向的知識,而是零碎片斷的資訊。我們如何幫助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好準備,了解並面對生理和心理的轉變? 「愛」、「尊重」、「隱私」、「負責任」是本小小工作坊想要傳達的核心理念,讓小朋友透過遊戲、說故事,認識不同性別的身體,尊重和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身體。此外,我們不分性/別,一起透過手作布衛生棉,帶領小朋友從“生命起源”到“身體尊重”遊走一次,彼此學習,將基本性教育回歸到開放與包容的態度。

這一次的小小工作坊,其實也是之間重新認識小朋友的過程。他們的生活裏早已接觸各種關於男女生殖器官的種種玩笑,但在“正式公開的課堂上”,意識到這些平時的玩笑都是令人難以言辭的命名。

問及個別器官的正確名字時,小朋友對於無論男女器官都一貫以“生殖器官”稱呼。摒棄過去這種去性別化的命名方式,我們跟小朋友一起重新認識個別性別的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。

有位四年級的小朋友透過父母或其他校外課程,早已接觸性教育的種種。他儼然成爲當天的小老師,相當完整且準確地解釋,女生的月經和男生的遺精是什麽回事,包括精子遇上卵子後如何成爲寶寶的懷孕過程。

過去的布衛生棉手作課,遇上不諳針線活兒的成人乃平常事。我們原以爲同樣的情況應該在三、四年級小朋友的工作坊裏更爲普遍。沒想到好些小朋友在家也有幫忙縫鈕扣、補衣服的習慣,所以穿針線、打結、收尾一點也難不倒他們。

工作坊裏,只有一位六年級的女生正在經驗月事。其他的小朋友包括女生,大部分都是第一次理解什麽是月經。在縫製布衛生棉的過程中,我們問個別的小朋友,你打算縫製布衛生棉給誰用?

那個充當小老師的四年級男生說:平時我也有陪媽媽縫百家被,我之前就上過了這種性教育的課程,可是我媽媽叫我來縫一個布衛生棉給他。當我們在一旁提醒其他小朋友要注意縫綫不宜過短、避免待會很難收尾打結時,他一邊手縫自己的布棉,一邊探頭看看隔壁小朋友的布棉,淡定地說,我覺得還可以繼續多縫幾針才收尾。

三年級的她,過去從未聼過什麽是月經。她說,我在家有縫製衣裳、包包,都是用針車機縫,我不會用手縫。她安靜地在座位上一針一綫,對於縫綫的間距非常講究,完成了一片布衛生棉後,還問能不能多給我一份材料,我想要縫給媽媽。

我們準備了一張小卡,請小朋友們自行決定要把布棉送給誰,並在卡片寫上祝福的話語。女生們大部分選擇送給媽媽,有的準備把親手縫製好的布棉收藏著,將來給自己用。

男生們幾乎也是打算送給媽媽,唯獨一個三年級的小男生。我們問,爲什麽你不寫卡,他說因爲我要送給我自己。跟他多聊之下,才知道原來他準備給家裏的公仔娃娃。相較另外兩位有手縫經驗的男生,這是他第一次拿起針線。剛開始間距太大了,我們幫他把綫條拆掉再縫,整個手縫過程,他極有耐性地一針一綫,完成品絕不輸給大人哦。

最後,非提不可的是,小綠洲圖書館的藏書、空間設備完全超乎我們想象。這種以非營利營運的私人圖書館存在本身,其實讓這個還蠻讓人沮喪的社會,添上了一些色彩,同時間接地鼓舞著也在致力推廣好書、努力創造討論空間的我們。

Tags:

bottom of page